2025年7月,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官网入口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东莞市舞草龙非遗基地与市文化馆,开展以“非遗传承·青春赋能”为主题的文化实践活动,深入挖掘并创新传播这项起源于唐代的民间非遗技艺。
1、 走近草龙,感悟文化底蕴
在非遗基地展厅中,多条造型生动、气势恢宏的草龙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。通过文化馆讲解员的系统介绍,团队了解到“舞草龙”不仅是一项传统手工艺,更蕴含着风调雨顺、吉祥安康的美好寓意,是东莞人民共同的文化记忆与乡土情感的象征。

图 1团队参观东莞市文化馆非遗展厅
2、 亲手实践,传承编织技艺
在非遗传承人的现场指导下,同学们逐步体验了选草、扎架、缠草、捆绳等草龙制作关键流程。大家从生疏到熟练,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,也更加体会到传统工艺所要求的严谨与耐心。尤其是龙头的制作,既讲究形态美感,也深含文化仪式感,令同学们深感非遗技艺的博大精深。


图 2团队参观横沥镇田饶步村舞草龙非遗基地

图3员工跟随非遗传承人学习草龙编织
3、 数智创新,活化非遗IP
团队借助AI设计工具,围绕传统草龙形象开展数字化再创作,完成了一系列图案、徽章及文创产品设计。通过线稿优化、色彩提炼和故事融入,使草龙文化符号更贴合现代审美与年轻传播语境,探索非遗活态传承新路径。


图4员工开展AI设计成果汇报
通过此次“三下乡”实践活动,同学们不仅深化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,还在创新实践中提升了跨学科实践应用能力,为东莞舞草龙这一古老非遗的当代传承注入了青春动能。
一审:朱卫华;二审:易熙琼;三审:车美娟